过敏性鼻炎,亦称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多因素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特点是,当身体的免疫系统对环境中的致敏原,如花粉、尘螨等过度反应,导致黏膜慢性炎症,症状主要为发作性喷嚏、流涕和鼻塞。遗传因素以及环境中的变应原如真菌孢子、尘螨、动物排泄物、某些食物等都可能成为过敏性鼻炎的触发因素。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该病的发病率每年有所增长,影响约5亿人,特别是在西欧、北欧和北美等发达地区。
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包括鼻痒、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和鼻塞等,而且症状可有季节性或者全年不定期发作。在一些情况下,例如接触过敏原后,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眼痒、流泪、眼睛红肿和灼热感等眼部症状,以及喉痒、胸闷、咳嗽、哮喘发作等呼吸道症状。如果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不能自行缓解,或者有其他疾病影响其症状,患者应寻求医疗帮助。
针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适当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对于重度的过敏性鼻炎患者,还可以考虑采用针对IgE的单克隆抗体或特异性免疫疗法。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治愈过敏性鼻炎,但通过标准化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最佳的症状控制,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而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的各种变应原。
变应性鼻炎的多种表现型都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是一种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
已发现多个基因及相关转录因子参与本病的发病过程,包括免疫球蛋白E(IgE)相关候选基因、重要的转录因子、细胞因子及T细胞表面抗原等候选致病基因。
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也可进一步揭示环境因素对变应性鼻炎发病的影响。研究提示,近30年来生态环境的改变可通过各种遗传学机制对呼吸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先天免疫及获得性免疫进行调控,使得患者对变应原的易感性增加。
环境中的变应原可诱导特异性IgE抗体产生并与之发生反应。主要包括气传变应原(又称吸入性变应原)和食物性变应原,其中吸入性变应原暴露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
包括真菌孢子、花粉颗粒、尘螨、动物排泄物等。此类变应原的浓度和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食物变应原多可引起皮肤、消化道过敏,也可以有鼻部症状,但是仅引起过敏性鼻炎者少见。
对婴儿来说,食物变应原主要是牛奶和大豆;对成人来说,常见食物变应原包括花生、坚果、鱼、鸡蛋、牛奶、大豆、苹果、梨等。
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引起过敏还有待认真评估。应该注意某些蔬菜、水果中的变应原可能与植物花粉存在交叉反应性。